6月15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定兴县人民政府主办,北京爱科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定兴教授工作站共同承办的“麦向丰收”高标准农田数字化种植成果展示观摩会,在河北保定定兴举办。本次活动旨在展示定兴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数字化种植应用成果,以点带面进行区域示范推广。
此次活动不仅获得保定市委组织部和保定市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更得到定兴县人民政府的悉心指导。共有来自保定市辖区近二十个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种植大户和合作社代表近百人前来参会。
以农业农村部倡导实施的“主粮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为抓手,联合农业高校、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依托爱科农数字化种植整体解决方案和社会化服务,在定兴县姚村镇进行“良田+良种+良法+良制”的模式应用。其中以定兴县政府定“良制”,姚村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出“良田”,中国农大供“良种”,爱科农施“良法”为核心,合作方各代表分别在现场分享了目前取得的成果进展。通过“新基建、新品种、新技术、新农人、新模式”的综合应用,该模式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证明。
姚村镇党委书记郭云龙,中国农业大学定兴教授工作站站长胡兆荣,北京爱科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技术应用负责人杨晓勇依次进行业务模式分享。
作为00后新农人,爱科农在定兴高标示范田的驻场农艺师郑六江以其亲身经历讲述了数字化种植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优化种植管理等方面的显著作用。并在讲到利用智慧种植决策指导方案适时进行农事操作时表示:“这季冬小麦我们按方案推荐的时间进行播种,后期通过遥感分析出来的冬前亩茎蘖数明显要高于周边农户的对照地块。”
在实收测产环节,中国农业大学专家组对小麦进行了现场检验及实测产量验收。经过丈量测产面积、机械收获脱粒、称重、测量水分等环节,最终测得小麦亩产超1300斤。专家组现场公布了最终的实收测产结果为:1314.04斤/亩,结果证明,采用数字化种植技术的小麦产量显著提高,品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现场互动游戏
据辛木村党支部副书记裴立河介绍,该测产地块是当地老百姓口中常说的“水+洼+盐碱”的差地,以往产量在1000斤/亩左右。在县政府以及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辛木村打造了高标准农田3.0智慧版1700余亩,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升级、良种选育、科学化管护等系统工程,结合数字化技术,使得盐碱地小麦最终变成了“丰收田”。
打造示范标杆,深化定兴区域数字化种植服务业务模式,深度挖掘并培育一批高产典型,形成区域示范效果,加快助力提高保定区域主粮作物大面积单产水平。会后众多与会者表示,参加此次观摩会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农业领域的认知,也找到了农业创新的突破口。希望借鉴定兴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优秀经验成果,为当地主粮作物增产增收和农业智慧化增添新动力。
北京爱科农科技有限公司
你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至
hr@iican.com
办公室
来我们总部打个招呼吧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金长安大厦C座711
联系电话
周一至周五9:00am-19:00pm
400-6688256